在傳統經濟動能逐漸式微的當下,人工智能(AI)作為新一輪技術革命最具代表的行業之一,被中國乃至全球寄望成為新的經濟驅動力,加快人工智能建設仍然是各地關注的重點,各地政府紛紛出臺政策推進本土人工智能的發展。
2019年以來,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對標深圳等先進地區,圍繞實施“高端制造業+人工智能”攻勢,結合落實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財政政策、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出臺《關于修訂青島市企業技術改造綜合獎補政策實施細則的通知》,實現了政策普惠性擴容升級,為“高端制造業+人工智能”攻勢深入實施提供了更多、更強大的動力。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已有186家企業申報了技術改造綜合獎補政策,其中申請2000萬元獎補上限的企業有11家。經初步測算,預計能夠支持企業超過130家,安排綜合獎補資金超過4億元。
一是降低政策申報門檻。為擴大政策覆蓋面,讓更多企業享受政策紅利,在學習深圳的基礎上,結合市委有關要求,將申報條件中“上兩個年度內取得了青島市企業技術改造投資項目備案或核準文件”修改為“上三個年度內取得了青島市企業技術改造投資項目備案或核準文件”。
二是大幅提高獎補比例和上限。普惠政策力度實現“倍增”,設備投資獎補比例從8%提高到16%,標準從最高300萬元提高至600萬元,且綜合獎補比例不超過設備投資額的20%,將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母公司下屬所有獨立申報企業綜合獎補總金額上限從1000萬元提高到2000萬元,政策力度全國領先。
三是精準支持重點產業發展。聚焦“高端制造業+人工智能”攻勢“7+N”攻堅戰重點產業領域和高技術制造業領域,對實施重大技改項目的企業給予差異化“重磅”扶持,單戶企業獎補上限可以達到2000萬元,鼓勵企業開展高水平技術改造,帶動產業鏈、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
四是實現政策執行流程再造。在去年委托第三方中介機構獨立核定設備投資額的基礎上,今年,又將審核企業是否為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項目備案或核準文件真實性以及企業信用查詢等工作全部委托給第三方中介機構實施,最大限度地減少自由裁量空間。
五是多措并舉提高知曉度。通過新聞媒體、微信公眾號、解讀會、專題訪談等多種方式加強宣傳。全新的技術改造綜合獎補政策剛一推出便受到企業廣泛關注,“青島工信”微信公眾號發布申報指南當日點擊量突破5000次,200多家企業擠爆政策及申報指南解讀會;做客《法治政府之聲》法制訪談專題和《網絡在線問政》等欄目進行政策解讀。作為我市少有的、可兌現的“大手筆”政策,2000萬元獎補上限引發企業熱烈反響,海爾、海信、海灣、雙星等大企業咨詢電話紛至沓來,《網絡在線問政》中15.4%的問題與之相關。
創新修訂的綜合獎補政策實施細則點燃了制造業企業開展新一輪技術改造的熱情,技改項目備案數量與投資額增速實現雙提升。2019年1-9月份,滾動推進504個技術水平高、預期效益好、帶動作用強的重點技改項目,數量比2018年多100個,成為支撐工業技改投資的中堅力量,項目投產以后將為工業經濟運行注入強大動力。技改項目備案數量357個,同比增長29.3%;計劃投資總額155億元,同比增長22.9%,企業投資預期向好。在項目的帶動下,全市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30.9%,比同期全市工業投資增速高17.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我市產業調整步伐穩健,在工藝優化、裝備改進、產品升級、創新和質量品牌建設等方面取得諸多進展。
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助推“高端制造業+人工智能”企業成長,匯融智能產業小鎮擇址開發區核心區位,踞守一城高端產業配套,以稀缺1.3超低容積率打造低密園區,7.2米層高買一層得兩層,匯聚多家名企。建面約310-3200㎡辦公、研發、企業總部、中試、智能制造空間,全球招商中。想企業所想,為入園企業全面考量,以瑞源集團產業資源的廣度和深度,賦能入駐企業發展,誠邀企業入駐,共謀未來發展!
